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 关系型数据库是依据关系模型来创建的数据库。
- 所谓关系模型就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就是指二维表格模型,因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 关系型数据可以很好地存储一些关系模型的数据,比如一个老师对应多个学生的数据(“多对多”),一本书对应多个作者(“一对多”),一本书对应一个出版日期(“一对一”)
- 关系模型是我们生活中能经常遇见的模型,存储这类数据一般用关系型数据库
- 关系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存储的问题,二维表)、操作指令集合(SQL语句)、完整性约束(表内数据约束、表与表之间的约束)。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DB2、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MySQL
关系型数据库优缺点
优点
- 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概念,关系型数据模型相对层次型数据模型和网状型数据模型等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 使用方便:通用的 SQL 使用户操作关系型数据库非常方便。
- 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大大减少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关系型数据库提供对事务的支持,能保证系统中事务的正确执行,同时提供事务的恢复、回滚、并发控制和死锁问题的解决。
缺点
随着各类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关系型数据库难以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存在以下不足。
- 高并发读写能力差:网站类用户的并发性访问非常高,而一台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有限,且硬盘 I/O 有限,不能满足很多人同时连接。
- 对海量数据的读写效率低:若表中数据量太大,则每次的读写速率都将非常缓慢。
- 扩展性差:在一般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通过升级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可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即纵向扩展。但纵向扩展终会达到硬件性能的瓶颈,无法应对互联网数据爆炸式增长的需求。还有一种扩展方式是横向扩展,即采用多台计算机组成集群,共同完成对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处理。这种横向扩展的集群对数据进行分散存储和统一管理,可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的需求。但是由于关系型数据库具有数据模型、完整性约束和事务的强一致性等特点,导致其难以实现高效率的、易横向扩展的分布式架构。
以上是对关系型数据库的介绍,知鸟云提供专业、安全的关系型数据库。